![]() |
![]() |
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遷建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公示下載文件:君杰木業 驗收意見.doc
?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
年產10000套木門遷建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 2021年11月21日,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組織成立驗收組,根據《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年產10000套木門遷建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評〔2017〕4號),嚴格依照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范性文件以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生態環境部公告2018年9號)和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審批等文件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驗收組現場核查了企業生產和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情況,審閱了相關資料,聽取了有關單位的匯報,經審議,提出驗收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內容、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原廠址位于平陽縣鰲江鎮墨城臨港工業區1號路B06號車間一,租賃浙江華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廠房作為生產廠房,于2018年1月委托溫州瑞林環保有限公司編制了《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年產木門10000套生產線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于2018年2月27日通過了原平陽縣環境保護局審批(文件號:平環建[2018]35號),于2018年11月8日通過了原平陽縣環境保護局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文件號:平環驗〔2018〕12號)。由于原廠房租賃到期,決定租賃平陽歐利亞家居有限公司位于平陽縣萬全輕工基地家具園區萬福路28號的空置廠房作為新廠區從事生產,同時老廠區不再進行生產。新廠區用地面積7442m2,建筑面積8615.92m2,建成后將達到年產10000套木門的生產規模。企業于2020年10月委托溫州市甌海環保設計研究所編制了《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年產10000套木門遷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2020年11月25日通過溫州市生態環境局審批(文件號:溫環平建〔2020〕198號)。項目于2020年12月開工建設,2021年7月竣工同時投入運用,員工80人,均在廠區內食宿,企業生產實行一班12小時生產制(8:00-20:00,夜間不生產),年工作日為300天。項目主體工程工況穩定,配套環保設施運行正常,基本符合竣工驗收監測條件。 (二)投資情況 總投資500萬元,其中實際環保投資55萬元,占總投資比例為11.0%。 (三)驗收范圍 本次驗收范圍為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年產10000套木門遷建項目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 二、工程變動情況 根據現場調查與企業提供的材料表明,企業實際建設內容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審批文件的要求基本一致。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廢水 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噴漆水簾廢水、漆后打磨水簾除塵廢水、廢氣處理設施噴淋廢水和員工生活污水。項目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生產廢水經廠區廢水處理設施(間歇式混凝沉淀+氣浮+SBR生化處理)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納入平陽縣東海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后排放。 廢水處理設施同溫州潔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設計,設計處理能力為70噸/天。 (二)廢氣 本項目廢氣主要為木料加工粉塵、上膠廢氣、底漆后打磨粉塵、調漆、噴底漆、晾干廢氣、噴面漆、晾干廢氣和食堂油煙。 木料加工粉塵集氣后通過布袋除塵器處理引至15米高排氣筒排放;拼版、刷膠工序產生的上膠采用水性,呈無組織排放,車間通風;底漆后打磨工序粉塵經吸風式捕集器集氣后通過水簾除塵處理后無組織排放;調漆、噴底漆、晾干工序均在密閉房內進行,產生的廢氣集氣后通過水簾+水噴淋塔+UV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處理引至17米高排氣筒排放;噴面漆、晾干工序均在密閉房內進行,產生的廢氣集氣后通過水簾+水噴淋塔+UV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處理引至17米高排氣筒排放;廚房灶臺產生的油煙廢氣集氣后通過靜電式油煙凈化器處理引至18米高排氣筒排放。 調漆、噴底漆、晾干廢氣處理設施由浙江廣源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設計。 (三)噪聲 本項目的設備運行產生噪聲。選用低噪聲、低振動設備,對高噪聲設備采用消聲、隔聲、隔振、減振等方式進行降噪,合理布置車間,妥當安排生產時間,加強設備維護保養,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杜絕因設備不正常運轉產生的高噪聲現象。 (四)固體廢物 本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為木屑、收集的木料粉塵、廢木皮、廢砂紙、木蠟油、水性膩子包裝桶、廢包裝桶、漆粉渣和漆粉、漆渣、廢水處理污泥、廢活性炭和生活垃圾。木屑、收集的木料粉塵、廢木皮、廢砂紙、木蠟油和水性膩子包裝桶收集后外運處置;廢包裝桶、漆粉渣和漆粉、漆渣、廢水處理污泥和廢活性炭屬于危險廢物,收集后暫存于廠區,委托溫州市環境發展有限公司處置;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清運。 企業已按相關要求設立的危廢暫存間,地面已做到硬化,符合防風防雨防泄露的要求,危廢標識及相關制度已上墻,并建立了相關臺賬制度。 四、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和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一)廢水排放達標情況 驗收監測期間,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生產廢水出水口和廢水總排放口排放的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動植物油類、石油類、懸浮物排放濃度和pH值范圍均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限值要求,氨氮和總磷排放濃度均符合《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污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濃度限值要求。 (二)廢氣排放達標情況 驗收監測期間,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廚房油煙凈化后排氣筒的監測結果表明,油煙的排放濃度符合《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中的小型規模標準限值要求;項目木料加工粉塵凈化后排氣筒的監測結果表明,顆粒物的排放濃度、排放速率均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項目調漆、噴底漆、晾干廢氣凈化后排氣筒的監測結果表明,VOCs、苯系物、乙酸酯類排放濃度均符合《工業涂裝工序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3/2146-2018)表1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項目噴面漆、晾干廢氣凈化后排氣筒的監測結果表明,顆粒物、VOCs、苯系物、乙酸酯類排放濃度均符合《工業涂裝工序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3/2146-2018)表1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廠區內揮發性有機物4個監控點位測得的非甲烷總烴濃度最大值均符合《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2019)表A.1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廠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測得的顆粒物濃度最高值均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新污染源無組織排放限值要求。 (三)噪聲排放達標情況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廠界西南側、西北側、東北側、東南側設置4個廠界噪聲測點。廠界噪聲監測結果表明除東南側晝間噪聲因受背景噪聲影響且背景噪聲無法消除,結果無法評價外,其余測點晝間噪聲監測結果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限值要求。 (四)固體廢物處置情況 項目產生的一般固廢均已按要求妥善處置,危廢暫存間與相關管理臺賬有待進一步規范。 (五)污染物排放總量核算 根據提供的材料與驗收報告的數據核算,化學需氧量、氨氮、VOCs的實際排放總量均小于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審批文件的核定量。 企業已于2021年7月購得所需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的排污指標。 五、驗收結論 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環境評價手續齊備,環境保護設施已建成,驗收監測技術資料基本齊全,驗收監測期間污染物排放達標,并符合總量控制要求,環境保護設施的防治環境污染能力總體上滿足主體工程的需要,具備正常運轉的條件。驗收組同意項目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六、后續要求 1、遵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評〔2017〕4號)及有關規定,完善驗收報告的相關內容,及時公開并向生態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送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2、根據《浙江省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方案》(浙環發〔2013〕54號)、《關于做好揮發性有機物總量控制的要求》(浙環發〔2017〕29號)、《關于印發工業涂裝等企業污染整治提升技術指南的通知》(溫環發〔2018〕100號)和《關于印發工業涂裝等3個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控制技術指導意見的通知》(溫環發〔2019〕14號),進一步完善廢氣收集系統,提高廢氣收集率和處理效率,減少有機廢氣排放總量。加強環保設施運行管理,定期檢查、維護,及時更換UV燈管和活性炭,確保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嚴格按照《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2019)管理,減少無組織廢氣排放。 3、完善廢水、廢氣處理標識和操作規程,并做好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工作及臺賬記錄,保持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確保達標排放。規范設置監測采樣口、排污口,完善環保設備標識牌等內容,補充廢氣管線流向標識。 4、做好噴漆水簾廢水、廢氣噴淋塔廢水的收集、處理,避免外溢至樓頂地面。 5、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的管理,規范危險廢物暫存場所并健全危廢管理臺帳記錄。每年及時更新危廢委托處置協議,明確處置去向,嚴格按照國家、地方相關危廢法律法規要求進行管理,確保對各類危險廢物進行合法的處置。 6、加強車間環境管理,保持整潔環境,繼續完善各類環保管理制度,將環保責任落實到人。重視油漆、稀釋劑使用的環境風險管理,杜絕污染事故的發生,積極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7、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和《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HJ 819-2017)等開展自行監測,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七、驗收組人員信息 驗收組成員信息詳見簽到單。 驗收組成員簽名: ? ? ? ? ? ? ? 溫州君杰木業有限公司 2021年1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