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自行驗收意見?溫州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自行驗收意見
2018年5月24日,溫州市氣象局組織竣工環境保護自行驗收會議,驗收工作組由溫州市氣象局(建設單位)、溫州新鴻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驗收調查報告編制單位)、溫州市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代建單位)、鯤鵬建設集團公司(總承包單位)等單位代表和特邀行業專家組成,具體名單附后。 驗收工作組現場勘察了解情況和工程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審閱了相關材料,聽取了有關單位的匯報。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環評報告及批復,驗收工作組經認真討論后,形成驗收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溫州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心選址于溫州市濱江商務區01-01-37-1地塊,土地用途為行政辦公用地,項目建設用地面積5911平方米(折和8.87畝),擬建1棟16F的監測預警中心大樓,1棟5F宿舍食堂大樓,地上建筑面積1961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3984平方米。溫州市氣象局于2011年11月委托溫州市環境保護設計科學研究院編制了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2011年12月8日通過溫州市環境保護局審批(溫環建[2011]141號)。由于項目原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取消輔樓,并將輔樓中的變配電房和職工食堂安排在主樓的一樓和三樓,同時取消職工宿舍;項目總用地面積保持5911m2不變,總建筑面積減少為22648m2,主樓層數增加至18層,并于2012年3月16日通過溫州市環境保護局備案(溫環建函[2012]012號)。項目初步設計于2012年5月11日通過溫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審批(溫發改基綜[2012]156號)。項目實際總投資20368.18萬元,其中環保投資80萬元,占總投資額的0.39%。目前該項目環保設施運行正常,具備了環境保護竣工驗收監測的條件。 二、工程變更情況 ????工程內容與環評文件一致。 三、環境保護設施落實情況 (一)廢水 項目實施雨污分流,污水做到納管排放。項目廢水主要為生活廢水,食堂污水先經隔油池預處理,然后與其他生活廢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納管排入中心片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二)廢氣 本項目排放的廢氣主要地下室汽車尾氣、柴油發電機組燃油廢氣、廚房油煙。廚房油煙氣安裝油煙脫排機,柴油機組煙氣、食堂油煙從大樓屋頂排空,地下室車庫汽車尾氣地面排放。 (三)噪聲 項目噪聲主要來設備噪聲,水泵、風機、發電機、排風機等高噪聲安裝在地下室內,中央空調機組位于屋頂,且采取了隔聲、減震、消聲措施,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大樓主要受交通噪聲影響,沿路建筑采用雙層中空隔聲窗。 (四)固體廢棄物 本項目產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定點堆放,及時清運。 (五)生態保護措施 項目采取了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實施后通過人為的搭配、布置,形成以人工景觀為主體的生態景觀類型,增加了生態景觀的舒適性和美感,項目綠化率達到32.49%,景觀綠化效果良好。 四、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和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一)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 1、廢水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污水排放口的pH、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和動植物油類排放濃度及其日均值均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氨氮、總磷排放濃度及其日均值均達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B等級排放限值。 2、廢氣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柴油發電機組廢氣排氣筒的監測結果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及排放速率均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級標準,食堂油煙排放濃度達到《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在地下車庫布置1個監測點,兩天六次監測結果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均達到《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中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8h加權濃度,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均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新污染源廠界無組織監控值標準。 3、噪聲 驗收監測期間,根據實際情況于溫州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心建設項目四周設置5個噪聲測點,4號臨江濱中路南側測點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4類標準,其余側點執行2類標準。兩天晝間上下午監測中,5個測點監測結果均達標。 4、固廢 項目主要固體廢物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5、施工期 施工期間按要求落實了相關環保治理措施,不良環境影響得到有效控制。施工期產生的鉆渣泥漿及廢棄土石方均已經外運消納處理,施工過程得到了周邊居民的諒解,未有投訴情況發生。 6、污染物排放總量 項目實際廢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量,均符合總量控制指標要求。 ? 五、驗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后續要求 1、依照有關驗收技術規范,完善竣工驗收調查報告相關內容,及時公示項目環境信息與竣工驗收材料。 2、加強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管理,定期檢查、維護,使其長期處于最佳運行狀態,確保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 3、完善相關施工期管理臺賬,繼續完善各類環保管理制度,環保設施要有專人負責管理,將環保責任落實到人。 4、加強綠化維護,確保良好的景觀環境。建議對大樓室內噪聲、周邊敏感點進行跟蹤監測,確保環境質量達標。 六、驗收結論 經資料查閱和現場查驗,溫州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心項目環評手續齊備,技術資料基本齊全,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生態保護措施等已按批準的環評文件和設計文件的要求建成,其污染防治能力和生態保護措施適應主體工程的需要,具備環境保護竣工驗收條件。經審議,驗收小組同意該項目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 簽字: ? ? ? ? 項目驗收組 ???????????????????????????????2018年5月24日
|